高中地理說課稿:《自然界的水循環》
一、說教材
本次說課內容選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一節,這一節包含兩部分內容,即“相互聯系的水體”和“水循環的過程和意義”?!跋嗷ヂ撓档乃w”對水圈的構成、自然界中的各種水體之間的關系做了簡要介紹,為后一部分內容的學習奠定了基礎;“水循環的過程和意義”是本節課的重點,教材中首先給出水循環的概念,然后圍繞水循環示意圖,以海陸間循環為主,具體介紹了水循環的過程和主要環節,并在此基礎上,分析了水循環的地理意義。本節課的內容,為學生學習后面的水的運動做了很好的鋪墊作用。
二、說學情
了解學生現有的知識和能力情況,才能更好地發揮每一個學生的主動性。本次課所面對的學生思維上具有更高的概括性和抽象性,能夠借助概念進行合乎邏輯的判斷和推理。在知識的掌握上,學生對相互聯系的水體這部分內容已具備一定的常識,不能從相互轉化的角度去理解,且這部分內容屬于全球尺度和大尺度的地理現象,學生難以理解,所以在教學過程中,需要教師確定方向、創設情境引導他們更加全面和深刻地認識。
三、說教學目標
凡事預則立,不預則廢。為了保證課堂教學效果,我設立了如下教學目標:
(一)知識與技能目標
1.知道水圈內水體的構成和各水體相互轉化的關系。
2.能繪制示意圖表示水循環的過程,掌握其主要環節;運用水循環的原理知識,分析常見的人類活動對水資源的影響,理解水循環的地理意義。
(二)過程與方法目標
通過繪、說、析等形式,掌握自然界水循環的類型、主要環節,學會從地理圖表、地理現象中獲取有用的地理信息。
(三)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
通過對水循環的過程及意義的學習,能夠正確認識和利用水循環的自然規律,樹立人類與環境和諧發展的觀念。
四、說教學重難點
在教學目標的實現過程中,教學重點是水循環的過程和主要環節,其中水循環的地理意義是教學難點。
五、說教法學法
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,因此,我采用的教法有:地圖法、探究法、小組討論法。
六、說教學過程
結合新課標的理念,我設立了如下教學環節:
環節一:導入新課
詩歌名言導入。通過讓學生復習和地理相關的古詩詞,如“忽如一夜春風來,千樹萬樹梨花開”、“君問歸期未有期,巴山夜雨漲秋池”等,然后補充李白的“君不見,黃河之水天上來,奔流到海不復回”引導學生思考“黃河的水真的回不來了么?”制造學生思維的困頓狀態,從而進入新課。
【設計意圖】通過復習詩歌名言,一方面跟其他學科聯系起來,滿足了學生不同的地理學習需要;另一方面,詩歌名言導入,形式新穎,起到凝神啟興點題的作用。
環節二:新課講授
(一)水圈
1.定義
【問題】
(1)水有哪些物理化學性質?
(2)地球上的水都存在哪里呢?
(3)在地球上的各種水體中,主要包括哪些類型?其中最主要是哪種類型?占總水量的多少?
【學生回答】
(1)固液氣三態變化、比熱、脹縮、溶劑等
(2)海洋、河流、湖泊、地下、冰川、沼澤、大氣、生物體等
(3)地球上的水體包括海洋水、陸地水和大氣水,其中海洋水是最主要的,占全球水儲量的96.53%。
2.陸地水的相互關系
【問題】
(1)河流補給是指河流的來源,圖中河流的補給可能涉及哪幾種水體?
(2)河流與湖泊的關系十分密切,假設河流水位與湖泊水位有差異,請分析它們之間的補給關系。
【學生回答】
(1)圖中河流的補給涉及大氣降水、冰川融水、地下水及湖泊水
(2)枯水期:湖泊水補給河流水;豐水期:河流水補給湖泊水
【設計意圖】通過學生自主閱讀和問題設置,能夠幫助學生快速提取關鍵信息,啟迪學生思維,發展學生的智力水平;通過小組討論,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交流能力。
(二)水循環的過程和意義
1.水循環的概念、類型
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教材,找到水循環的概念和類型。
【問題】
(1)什么是水循環?
(2)水循環發生的領域都有哪些?水循環類型可以總結為哪些?
【學生回答】水循環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、大氣圈、巖石圈、生物圈四大圈層中通過各個環節連續運動的過程。水循環發生的領域有海洋與陸地之間、陸地與陸地上空之間、海洋與海洋上空之間。
【設計意圖】這部分內容相對簡單,通過學生自主學習,既節約了課堂時間,也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和提取關鍵信息的能力。
2.水循環的過程、主要環節
(1)教師播放水循環動畫,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海陸間水循環的具體過程?思考海陸間水循環包括哪些主要環節?與海陸間的循環相比,海上循環和陸地內循環有哪些主要環節呢?
【學生回答】水循環的過程:海洋表面的水被蒸發上升到空中,水汽被輸送到陸地上空,凝結,形成降水降落到地面,一部分下滲到地下,匯成地下徑流,另一部分沿地面流動,形成地表徑流,二者最后匯集到海洋,形成海陸大循環。主要環節包括:蒸發、水汽輸送、降水、下滲、地表徑流和地下徑流。海上循環的主要環節有蒸發和降水;陸地內循環的主要環節包括蒸發(植物蒸騰)、降水。
【教師總結】水循環最基本的環節是蒸發和降水,其中海陸間循環是參與環節最多的,海上內循環是參與水量最多的。
【設計意圖】通過先播放視頻的方式,能夠給學生創設生動、逼真的案例情境,大大的改善課堂效果。通過教師講解,使學生認識到地球表層各圈層之間是相互聯系、相互作用的,使學生形成深刻的地理思維。
(2)關于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影響這部分內容,我會結合教材P55-56活動,利用多媒體呈現資料和地圖,以黃河斷流為例,讓學生理解和掌握水循環的過程不是一成不變的,自然因素(如氣候變化)和人類活動都會影響到水循環的一些環節。
3.水循環的意義
多媒體課件展示相關文字資料:一是云南石林地區,地下水溶蝕石灰巖,形成巖溶地貌;二是河水、冰川和地下水的更新周期;三是長江入??诙逊e的泥沙形成寬廣的三角洲平原;并出示相應的圖片,讓學生有更直觀的感受。
【學生活動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,請代表展示學習成果,其他小組進行補充完善
【設計意圖】這樣,通過合作探究可以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,拓寬學生的視野,激發學生的深層思維,從而掌握這一重難點知識。
環節三:課堂小結
課程的最后,我將提問學生本節課都學習了哪些內容,然后出示本節課知識體系。這樣設計有助于學生自主構建知識體系,提高歸納總結能力。
環節四:作業布置
尋找關注自己周圍生活中人類活動對水循環過程的影響。將課堂教學向課外引申,理論聯系實際,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
七、說板書設計
為體現教學意圖、突出重難點,以便于學生能夠理解掌握。我的板書設計如下:
文亮教招祝各位考生都能順利通過面試,早日成師!
相關備考輔導:【教招 VIPVIP班】【教資輔導課程】【面試VIP班】
掃一掃上方二維碼獲取最新資訊,浙江省教招備考微信號:【wenliangjz】
浙江省教招備考交流QQ群:【377369624】
本文來自文亮教招
相關推薦
- 1
更多 浙江招聘 教師資格考試 教師招聘 相關文章閱讀
- 高中地理知識點總結:水循環 2019-12-07
- 2018下半年教師資格證《高中地理》試題答案 2019-01-24
- 2020年衢州市衢江區面向全省選聘高中地理優秀教師公告 2020-08-29
- 臺州溫嶺市之江高級中學招聘高中地理教師啟事 2020-05-29
- 小學語文《蟋蟀的住宅》說課稿 2019-03-15
免責聲明:本站所提供試題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,由本站編輯整理,僅供個人研究、交流學習使用,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權問題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。